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常识积累:法治原则
法治就是按照法律治理国家、管理社会、规范行为,是对人治的否定。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,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。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“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”。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,同时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应获得普遍的服从。
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“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”,“一切法律、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”等,体现了法制原则。但“法制”与“法治”的含义不完全相同:前者主要是指一国现有的各项法律及其制度,后者意即“法的统治”,主要是指一种与“人治”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、原则、理念和方法。一般认为,法治有两项最基本的要求:一是要有制定得良好的宪法和法律,二是这种宪法和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。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,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”,法治才成为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。